用户专区

版权信息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
  • 主  编:李兰娟
  • 地  址: 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10楼
  • 邮政编码:310003
  • 电  话:(0571)87567843
  • 电子邮件:zjyx@vip.126.com
  • 国际标准刊号:1006-2785
  • 国内统一刊号:33-1109/R
  • 邮发代号:32-9
  • 单  价:每期12.00元
  • 定  价: 全年288.00元

下载专区

友情链接

期刊搜索

当前目录

  • 浙江医学
  • 2024年 第46卷 第5期
  • 出刊日期:2024--
《浙江医学》的 办刊宗旨为: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卫生工作四大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繁荣和发展我省医学科学事业服务,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 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报道内容以临床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兼顾基础研究和卫生防疫,重点反映浙江省医疗卫生科研水平和成果。

2024年第46卷第5期

(下载当期目录)

    • 述评
    • 颈侧方入路甲状腺手术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邬一军,鲍军,朱峰
      迄今为止,颈部正中切口仍然是甲状腺手术的经典方式,但其造成的瘢痕增生和颈部不适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癌治疗效果的提升,医者和患者越来越关注术后的颈部美观性和舒适性。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颈前区功能保护理念的逐步形成,颈侧方入路甲状腺手术得以在临床开展并推广普及。本文就目前常用的颈侧方入路术式的发展历程作一述评,并予以展望。
      2024  Vol.  46(5):    449-453,458    [摘要](76)    [PDF](47)
    • 论著
    • 功能化海藻酸钠水凝胶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成软骨向分化的研究
      张琦,滕彬宏
      目的探讨RGD多肽修饰的酰化海藻酸钠水凝胶基质能否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行为活性并促进其成软骨向分化。方法RGD多肽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接枝于酰化的海藻酸钠。光引发剂与酰化海藻酸钠的双键在紫外光照射下交联成胶。通过CCK-8实验、扫描电镜、细胞骨架染色、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blot和RT-PCR评价功能化水凝胶对BM-SCs增殖、成软骨向分化的作用。结果相较于未接枝组,RGD多肽修饰的酰化海藻酸钠水凝胶可以促进基质内BMSCs形态延展并出现聚集。接枝RGD多肽后,无论在二维还是三维培养体系中,BMSCs的增殖活性明显高于未接枝组。经过成软骨诱导培养后,RGD多肽修饰的酰化海藻酸钠水凝胶可以更好地促进BMSCs凝聚和成软骨向分化。结论接枝RGD多肽的酰化海藻酸钠水凝胶可以更好地促进BMSCs增殖、成软骨向分化。
      2024  Vol.  46(5):    454-458    [摘要](83)    [PDF](56)
    • 黄连素在抑制幽门螺杆菌多重耐药中的作用研究
      周帆,彭君伟,徐小青,曹勤
      目的研究黄连素抑制幽门螺杆菌(Hp)多重耐药(MDR)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作用。方法采用E-test法检测临床分离Hp菌株的耐药性,从中筛选出双重耐药(DR)株和MDR株;通过抗菌药物浓度两倍递增法对DR株进行体外诱导耐药;采用倍比稀释法检测黄连素对MDR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黄连素1/2MIC浓度下连续传代培养MDR菌株,分别在培养1代和5代后检测对应抗菌药物的MIC值变化。结果(1)共成功分离出128株Hp菌株,根据药敏试验筛选出DR株30株,MDR株12株,阿莫西林(AMX)、左氧氟沙星(LEV)、克拉霉素(CLR)、甲硝唑(MTZ)的耐药率分别为4.7%、26.6%、32.0%、64.8%,分离株中的MDR率为9.4%。(2)体外成功诱导MDR株24株,AMX诱导失败,其中MTZ诱导株的耐药水平最高,CLR次之,LEV最低;(3)黄连素对36株MDR株有明显的抑菌作用,MIC值范围为8~128μg/mL,大部分集中在32μg/mL;(4)选取的27株高水平耐药MDR株,经黄连素作用后共有17株的MIC值降低4倍及以上或逆转为敏感株,其中分别有9株、11株、5株对应CLR、LEV、MTZ的MIC值有阳性变化。在3种抗菌药物的阳性株中,MTZ组的MIC值下降倍数最高,CLR组居中,LEV组最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可有效逆转部分MDR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且逆转程度与作用时间、抗菌药物种类有关。
      2024  Vol.  46(5):    459-462,469    [摘要](74)    [PDF](44)
    • 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熊加彬,李珍,吴俊俊,李春霞,王宇芳,李华铭
      目的探讨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建立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及五味苦参肠溶胶囊组,每组10只,每日给予0.9%氯化钠溶液或相应药物灌胃,连续2周,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10水平,q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IL-6、IL-10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内黏液蛋白2(MUC2)表达水平,采用髓过氧化物酶比色法检测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DAI评分、CMDI评分、血清IL-6水平及结肠组织IL-6mRNA表达水平、MPO活性均升高(均P<0.05),血清IL-10水平及结肠组织IL-10mRNA、MUC2表达水平均下降(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美沙拉嗪组和五味苦参肠溶胶囊组大鼠DAI评分、CMDI评分、血清IL-6水平及结肠组织IL-6mRNA表达水平、MPO活性均下降(均P<0.05),血清IL-10水平及结肠组织IL-10mRNA、MUC2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结论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可能通过降低促炎因子IL-6水平和升高抗炎因子IL-10水平、上调MUC2表达量、降低MPO活性来减轻UC大鼠炎症反应,促进肠黏膜修复。
      2024  Vol.  46(5):    463-469    [摘要](68)    [PDF](44)
    •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体外生成红细胞过程中高效脱核体系的研究
      陈晨,占启刚,盛琦,张晶晶,应燕玲,章伟,朱发明,何吉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三羟激酶(PI3K)、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和细胞松弛素B对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促红系脱核的作用,以期建立高效脱核体系。方法采用磁分选富集脐带血CD34+细胞。在培养第0、4天添加干细胞因子(SCF)、IL-3、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培养第7天添加SCF、EPO,培养第11、15、18天仅添加EPO。分别于第7、11、15和18天添加PI3K(0、25、50、100ng/mL)、HDAC2(0、60、150、300ng/mL)、细胞松弛素B(0、25、50、75ng/μL)3种脱核剂。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分析3种脱核剂的浓度和添加时间4因素4水平对促红系脱核效果的影响,获得最佳脱核条件并作为优选组,以不加脱核剂培养作为对照组进行验证。细胞培养至第21天时,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CD235+、SYTO-64-细胞,计算脱核率。使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RBC,ELISA法检测2,3-二磷酸甘油(2,3-DPG)、化学发光法检测ATP,观察细胞形态。结果最佳脱核条件为培养第15天添加PI3K浓度为100ng/mL、HDAC2浓度为150ng/mL和松弛素B浓度为75ng/μL。培养至第21天,优选组红细胞脱核率为(74.30±5.59)%,对照组为(28.30±14.10)%,优选组高于对照组(t=9.099,P=0.012)。培养体系获得RBC平均可达2×1010/L,红细胞ATP、2,3-DPG与正常红细胞无差异,红细胞形态与正常红细胞一致。结论以上最佳脱核条件建立的培养体系可促进造血干细胞体外生成红细胞高效脱核。
      2024  Vol.  46(5):    470-474    [摘要](65)    [PDF](45)
    • 经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围生期结局观察
      陈丽芬,梅丽娜
      目的观察并分析经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的围生期结局。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3年4月于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体外受精或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新鲜胚胎移植治疗,并单胎活产患者341例。其中DOR患者88例(DOR组),卵巢储备功能正常253例(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围生期结局指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妊娠期糖尿病(GDM)、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等。因女性年龄对围生期结局有重大影响,以年龄35岁为临界值将每组患者分为2个亚组,观察并比较<35岁与≥35岁的两组患者围生期结局指标。分析患者发生HDP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催乳素、基础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总睾酮、控制性卵巢刺激前收缩压、舒张压、总促性腺激素量及扳机日孕酮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OR组患者双侧窦卵泡计数、抗苗勒管激素水平、扳机日雌二醇均低于对照组,基础卵泡刺激素、孕酮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不孕因素有异于对照组,控制性卵巢刺激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OR组患者HDP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GDM、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35岁的患者围生期结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5岁的患者中,DOR组HDP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围生期结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显示,DOR是患者发生HDP的危险因素(RR=9.34,95%CI:1.71~51.02,P=0.010)。结论与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相比,经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DOR患者HDP发生风险较大,围生期更需行缜密的产前检查。
      2024  Vol.  46(5):    475-479,484    [摘要](75)    [PDF](48)
    • 低蛋白与酮酸饮食干预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功能的影响
      吴宇,谢祥成,赵宁,杨秀
      目的探讨低蛋白饮食与补充酮酸饮食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18只雄性db/db小鼠(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蛋白饮食组、低蛋白饮食组、低蛋白-酮酸饮食组,每组各6只。6只db/m小鼠(db/db小鼠的对照)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正常蛋白饮食。相应饮食干预12周,每2周测定小鼠体重。喂养结束后,小鼠当天禁食过夜,第2天记录小鼠的24h饮水量、排尿量,而后取血测定血糖、肌酐、尿素氮、TG、TC,并处死小鼠取肾称重,测量肾脏横径以大体反映肾脏体积,计算肾重/体重比值,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系膜细胞增生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Ⅳ型胶原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蛋白饮食组小鼠体重均增加(均P<0.05),24h饮水量、排尿量均增加(均P<0.05);血糖、血肌酐、尿素氮、TG、TC水平均升高(均P<0.05);肾脏周围组织脂肪增加,体积增大;染色结果显示肾脏组织内系膜细胞增生增加,转化生长因子-β1、Ⅳ型胶原表达水平均增加(均P<0.05)。与正常蛋白饮食组比较,低蛋白饮食组、低蛋白-酮酸饮食组小鼠体重均降低(均P<0.05),24h饮水量、排尿量均减少(均P<0.05),血糖、血肌酐、尿素氮、TG、TC水平均下降(均P<0.05);肾脏周围组织脂肪减少,体积有所下降;染色结果显示肾脏组织内系膜细胞增生减轻,转化生长因子-β1、Ⅳ型胶原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5)。结论低蛋白与酮酸饮食干预可改善糖尿病肾病小鼠肾功能生化指标,降低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Ⅳ型胶原表达,从而改善肾脏功能。
      2024  Vol.  46(5):    480-484    [摘要](65)    [PDF](38)
    • 宫腔镜检查在GnRHa-HRT内膜准备方案冻融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莫莉菁,朱梦霞,沈春娟,姚秋萍,付伟平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HS)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激素替代治疗(GnRHa-HRT)内膜准备方案冻融胚胎移植(F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至10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既往有1~2次胚胎移植失败史的不孕妇女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GnRHa-HRT联合HS组和GnRHa-HRT组,每组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FET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BMI、既往移植失败次数、转化日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移植数、优质囊胚移植数、不孕类型、不孕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及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GnRHa-HRT联合HS组的胚胎着床率高于GnRHa-HRT组(40.20%比26.47%,χ2=4.324,P=0.038),56例GnRH-HS-HRT组患者行HS,HS正常患者26例(46.43%),异常患者30例(53.57%)。GnRH-HS-HRT组HS正常患者与异常患者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及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既往有胚胎移植失败史的患者,宫腔异常的发生率较高,HS联合子宫内膜搔刮术有助于发现子宫腔细微病变,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在同一个月经周期内进行HS和FET,可以缩短治疗周期,改善妊娠结局。
      2024  Vol.  46(5):    485-489,495    [摘要](70)    [PDF](39)
    • 静脉双功超声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淋巴细胞预测烧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价值研究
      马继中,王野平,孔敏刚,李杨
      目的探讨静脉双功超声(DUS)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烧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烧伤患者126例,治疗后常规随访6个月,以静脉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分为VTE组25例和无VTE组101例。治疗前采用DUS检测下肢深静脉的管腔直径和峰值流速,由经验丰富的超声科医师进行血栓定性诊断;检测患者血生化指标包括RBC、RDW、PLT、PLR以及凝血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的超声参数和血生化指标;分析患者下肢深静脉峰值流速与RDW、D-二聚体、Fib、PLR及血栓风险评估表(Caprini评分)的相关性;以静脉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US血栓定性诊断的价值;分析下肢深静脉峰值流速、RDW和PLR对VTE的诊断效能。结果与无VTE组比较,VTE组患者年龄和烧伤面积占体表总面积百分比增加,管腔直径、RDW、D-二聚体和Fib水平均增加(均P<0.05),而峰值流速和PLR降低(均P<0.05)。峰值流速与RDW、D-二聚体和Fib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PLR呈正相关(P<0.05)。DUS血栓定性诊断的准确度为0.889,灵敏度为0.800,特异度为0.911,阳性预测值为0.690,阴性预测值为0.948。ROC曲线分析显示,峰值流速、RDW和PLR诊断VTE的AUC分别为0.723、0.698和0.623,峰值流速联合RDW诊断VTE的AUC为0.797,高于单一指标(均P<0.05)。结论DUS或可作为临床筛查和诊断VTE的首选无创工具,峰值流速联合RDW能够提供更多VTE的血流信息,能够更好地预测烧伤患者VTE的发生风险。
      2024  Vol.  46(5):    490-495    [摘要](60)    [PDF](40)
    • 基于机器学习筛选慢性鼻窦炎相关诊断基因及其与免疫微环境的关系分析
      王珍珍,黄琦,黄钧涛,沈毅,邬振华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筛选出慢性鼻窦炎相关的诊断基因,分析其与慢性鼻窦炎免疫微环境中炎性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数据库)中获得慢性鼻窦炎相关基因芯片,选取有效训练集,使用R软件的“limma”程序包进行基因表达差异性分析,采用加权共表达分析进行相关基因筛选得到候选基因,通过3种算法得到慢性鼻窦炎相关诊断基因PLP1,采用ROC曲线评价PLP1在慢性鼻窦炎中的诊断价值,采用CIBERSORT算法分析慢性鼻窦炎的免疫微环境,对PLP1与免疫细胞浸润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鼻窦炎样本和正常对照样本之间检测到184个相关基因,这些相关基因参与白细胞游走、免疫反应的细胞激活等生物学过程。通过3种算法对相关基因进行筛选,取交集最终得出PLP1为慢性鼻窦炎相关诊断基因。PLP1基因在训练集(GSE23552)和验证集(GSE179265)均表现为下调,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PLP1在训练集中的AUC为1.000,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950。PLP1基因表达与多种免疫细胞浸润有相关性,PLP1表达量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相关系数r=-0.7(P<0.001)。结论PLP1可作为慢性鼻窦炎相关诊断基因,其表达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M2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呈负相关。
      2024  Vol.  46(5):    496-500    [摘要](66)    [PDF](39)
    • 临床研究
    • 改良Paine点穿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经翼点开颅术中治疗脑室出血的应用价值
      田和平,王耿焕,沈和平,周海航
      目的探讨改良Paine点穿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经翼点开颅术中治疗脑室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行经翼点开颅血肿清除联合脑室穿刺引流术的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脑室穿刺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观察组行手术切口内改良Paine点脑室穿刺引流,对照组行对侧切口经Kocher点脑室钻孔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疗效指标(穿刺通道出血率、带管时间、脑室出血清除率、颅内感染率)、预后指标[术后1个月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穿刺通道出血率、带管时间、颅内感染率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且其术后第5天脑室出血清除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存活的患者中,两组GCS、NIH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对侧切口经Kocher点脑室钻孔引流术,高血压性脑出血翼点开颅术中应用同侧切口内改良Paine点穿刺治疗脑室出血可提高脑室出血清除率,缩短手术用时及带管时间,降低术后穿刺通道出血率及颅内感染率,且并不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
      2024  Vol.  46(5):    501-505,511    [摘要](52)    [PDF](40)
    • 微创胸腔镜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患者术后重症监护的优化效果观察
      唐思宇,瞿雁,蒋欢,蔡涵晖,刘景全,杨向红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法分析微创胸腔镜手术(MIs)方式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AVR)对患者术后的重症监护的优化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6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行AVR手术的患者265例。其中117例患者接受微创胸腔镜手术(MIs),为MIs组;148例患者接受胸骨切开术(MS),为MS组。患者术后均进ICU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法匹配两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结局指标重症监护时长及次要结局指标重症监护期间伤口愈合不良、心律失常、肺炎、胸腔积液、卒中、低心排综合征、死亡、主动脉球囊反搏、体外膜肺氧合、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长、术区引流总量、血浆用量、血小板用量、红细胞用量、血制品总用量、手术费用、总计费用以及住院总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身高、性别、年龄、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病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MS组比较,MIs组患者BMI较小、体重较轻、纽约心脏协会分级存在差异、冠心病较多、体外循环时间较短、阻断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法匹配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Is组患者重症监护时长短于MS组(26h比70h,χ2=174.763,P<0.01);两组患者伤口愈合不良、心律失常、肺炎、胸腔积液、低心排综合征、死亡、主动脉球囊反搏、体外膜肺氧合、气管切开、血浆用量、血小板用量、红细胞用量、血制品用量、手术费用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Is组患者卒中发生较少、机械通气时间较短、术区引流总量较少、住院总计费用降低、住院总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患者在同等基线水平下,MIs下行AVR手术相比MS可优化术后监护,不仅可缩短重症监护时长、机械通气支持的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同时可减少术后引流量、降低术后卒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住院总费用。
      2024  Vol.  46(5):    506-511    [摘要](55)    [PDF](37)
    • 睡眠障碍与非睡眠障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潘璐璐,王泽敏,陈辉,何颖雪,胡文雯,邵国建
      目的分析睡眠障碍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和非睡眠障碍MHD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探讨MHD患者睡眠障碍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至7月就诊于温州市中心医院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为睡眠障碍和非睡眠障碍的MHD患者各30例。采集两组患者粪便标本,进行16SrDNA高通量测序及生物学信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结果睡眠障碍组患者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高于非睡眠障碍组患者(P<0.05)。经β多样性比较,两组患者肠道菌群的菌群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LEfSe分析,相较于非睡眠障碍组患者,睡眠障碍组患者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毛螺菌属、链球菌属、副拟杆菌属、巴恩斯氏菌属及颤杆菌克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均P<0.05),而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及罗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睡眠障碍MHD患者和非睡眠障碍MHD患者在肠道菌群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可能在MHD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2024  Vol.  46(5):    512-517    [摘要](56)    [PDF](37)
    •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鉴别低高危前列腺癌的应用价值
      胡伟红,沈夏枫,王世威,沈建良,刘姗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和扩散峰度成像(DKI)参数在不同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PCa)间的差异,并评估其鉴别低高危PCa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8年1至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检查证实为PCa的49例患者资料,其中低危PCa患者(Gleason评分≤3+4)13例,高危PCa患者(Gleason评分≥4+3)36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前列腺MRI、IVIM-DWI和DKI序列扫描。勾画PCa感兴趣区(PCa-ROI)并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IVIM主要参数[真性扩散系数(D值)、伪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和DKI主要参数[平均扩散系数(MD值)、平均峰度(MK值)]。比较低危组与高危组间各参数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鉴别低高危PCa的效能。结果低危组的ADC值、D值、D*值、f值、MD值和MK值分别为0.654±0.125、0.355±0.142、18.700(4.290,48.300)、0.421±0.143、1.914±0.506、0.791±0.206;高危组的ADC值、D值、D*值、f值、MD值和MK值分别为0.550±0.118、0.382±0.115、11.600(5.363,29.950)、0.332±0.137、1.496±0.502、0.946±0.196。其中ADC值、MD值和MK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D值、D*值、f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DC值、MD值和MK值鉴别低高危PCa时,AUC分别为0.732、0.739和0.750,灵敏度分别为0.692、0.769和0.639,特异度分别为0.750、0.728和0.846。结论传统ADC值对鉴别低高危PCa已具有一定应用价值,而部分DKI参数具有相同效果,且可能会在其他方面为其提供补充。
      2024  Vol.  46(5):    518-521    [摘要](60)    [PDF](43)
    • 诊治分析
    • 意外胆囊癌行二次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7例临床分析
      陈俊予,王海彪,俞丹松,李宏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再次行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兴宁院区)收治的7例因意外胆囊癌行二次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25~78岁。结果患者术后分期为Ⅰ~ⅣB期,6例患者第一次手术行术中冷冻病理检查,其中4例未报胆囊癌,2例提示胆囊癌,但未行胆囊癌根治术;1例患者未行术中冷冻病理检查,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提示胆囊癌后行二次手术治疗。7例患者行二次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距离第一次手术时间为2~6周,二次手术时间2.5~4h,术中出血量50~200mL,所有患者均未输血,均未发现复发转移迹象。二次手术后病理检查提示所有患者局部肝脏未见明显异常,1例患者见淋巴结转移,其余患者淋巴结均为阴性。结论意外胆囊癌患者行二次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值得临床探索。
      2024  Vol.  46(5):    522-526    [摘要](55)    [PDF](39)
    • 病例报告
    • 改良“膜袋”技术用于上颌窦膜穿孔修补1例
      蓝斯群,汪婷,俞岚,刘秋阳,许鼎炜,林海燕
      窦膜穿孔是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移植物感染,甚至手术早期失败。本文报道2020年11月4日杭州口腔医院收治的因“右上多颗后牙缺失5年,要求种植修复”患者1例,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后将改良“膜袋”技术应用于大范围上颌窦膜穿孔修复,并同期行窦内大范围植骨,最终顺利完成种植修复,术后影像学和组织学分析证实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2024  Vol.  46(5):    527-527,532    [摘要](62)    [PDF](43)
    • 综述
    • 下腔静脉滤器在髂股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陈樱红,李晓阳,陆炜
      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肺动脉栓塞(PE),是导致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急性PE的发生大多由于下肢DVT,尤其是髂股静脉DVT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而引起的。近年来,除了传统的抗凝治疗,导管接触溶栓及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等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也广泛应用于临床,逐渐成为髂股静脉血栓首选的治疗手段。下腔静脉滤器(IVCF)作为治疗期间预防PE的主要措施,在临床上的使用率不断上升,但鉴于滤器的作用价值以及可能带来的经济负担和潜在并发症,许多学者不建议在介入治疗前放置滤器。因此,关于在介入治疗髂股静脉血栓过程中是否常规行IVCF置入预防PE,目前尚存争议。本文综合相关临床研究,对预防性IVCF置入在介入治疗髂股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作一综述。
      2024  Vol.  46(5):    528-532    [摘要](56)    [PDF](37)
    • 缺氧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发病的影响研究进展
      黄操,刘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存在多系统代谢功能紊乱,国际上将其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以促进对这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存在肝脏的局部缺氧,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脂肪性肝病的研究显示机体缺氧与胰岛素抵抗、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相关,动物实验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缺氧诱导因子可促进肝脏脂肪堆积,加重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发展。本文就缺氧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影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24  Vol.  46(5):    533-537    [摘要](58)    [PDF](40)
    • 不同病理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和超声影像特征研究进展
      陈雨欣,郑笑娟,黄昭铭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通常认为其预后较好、长期生存率高,但部分亚型相较于经典型PTC具有更高的侵袭性和更不理想的预后。高细胞亚型、柱状细胞亚型和鞋钉亚型为高侵袭性PTC亚型。实性/小梁细胞亚型和弥漫硬化亚型预后较差。滤泡亚型、包膜亚型、筛状-桑椹胚亚型和Warthin瘤样亚型预后较好。本文就不同病理亚型的PTC临床病理和超声影像特征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24  Vol.  46(5):    538-543,548    [摘要](60)    [PDF](45)
    •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王佳莹,许丰,张谢
      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一个非组蛋白染色质相关蛋白。其可释放到细胞外与相应受体结合引发炎症和免疫反应。近年来关于HMGB1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发展、治疗等方面的作用逐渐引起重视。本文就HMGB1在NAFLD中炎症反应、自噬、纤维化和脂质代谢等方面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24  Vol.  46(5):    544-548    [摘要](60)    [PDF](41)
    • 呼吸康复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盛俊霞,林燕敏,郎建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儿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对儿童的肺功能、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均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也易诱发焦虑等不良情绪。随着全生命周期健康理念的发展,哮喘患儿的治疗也由单纯药物疗法转为药物治疗辅以功能康复的治疗模式。其中呼吸康复被证实能帮助哮喘患儿纠正呼吸功能障碍,改善肺通气,控制哮喘发作频率,改善患儿生活质量。但目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呼吸康复并未得到广泛的推广实施。因此,本文就呼吸康复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了解呼吸康复开展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及不足,为后续的推广实施提供参考。
      2024  Vol.  46(5):    549-552    [摘要](62)    [PDF](38)
    • 胰腺癌早期筛查的研究进展
      蒋一逍,曹利平,张国强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并及早手术是胰腺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方法。本文对胰腺癌筛查对象、建立胰腺癌风险评估模型、胰腺癌早期筛查的技术手段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24  Vol.  46(5):    553-560    [摘要](57)    [PDF](39)

    信息公告

    更多>>

    在线期刊

    排行榜top20

    通知

    关闭
    任何以本刊名义要求汇款至个人账户的,均为诈骗,请广大作者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