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3633次   下载 0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肿瘤干细胞标志CD16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生物学意义
张钧书1,王科2,黄建2
1. 310009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外科; 临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外科, 杭州,310009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标志CD166在原发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收集57例患者的原位结肠癌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CD166表达。应用流式细胞分选(FACS)技术,以CD166/CD133标志分选结肠癌细胞株SW620,通过NOD/SCID小鼠脾脏移植,观察肝转移情况。结果 CD166可表达于结肠癌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其中细胞质阳性率98.2%(56/57),细胞膜阳性率42.1%(24/57)。膜CD166阳性表达与局部浸润(P=0.010)、pTNM分期(P=0.035)、远处转移(P=0.013)、年龄(P=0.026)相关;而与性别(P=0.426)、淋巴结转移(P=0.104)、肿瘤分化(P=0.171)无相关性。Log-rank生存分析显示:结肠癌细胞膜CD166阳性表达与患者生存期(P=0.014)呈负相关。动物实验的初步结果显示:脾包膜接种CD166阳性的SW620细胞可形成肝转移灶。结论 CD166阳性表达与肿瘤局部进展和远处转移有关,是判断预后不良的标志,CD166阳性的肿瘤细胞可能具有肝转移潜能。
关键词:  结肠癌  CD166  CD133  预后  肝转移
DOI:
分类号:
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
Abstract:
Key words:  Colon cancer  CD166  CD133  Prognosis  Liver metast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