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5021次   下载 3407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于卵巢癌及宫颈癌化疗的价值
俞铭洁1, 吴雯婷, 倪婷婷, 胡庆伟
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摘要: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用于卵巢癌、宫颈癌化疗预防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的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卵巢癌、宫颈癌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在化疗后72h一次性皮下注射PEG-rhG-CSF6mg,体重45kg以下的患者减半;对照组在化疗后72h开始予以皮下注射rhG-CSF2~5滋g/kg,1次/d。观察两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数,3、4度粒缺和发热性粒缺的发生率及持续天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费用开支情况等并作比较。结果在使用PEG-rhG-CSF及rhG-CSF预防性治疗的周期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3度粒缺发生率分别为11.1%和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相似(2.8%~8.4%vs2.8%~1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人均费用(3021.19元)和对照组(2773.18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G-rhG-CSF用于卵巢癌、宫颈癌化疗时,与rhG-CSF比较,不良反应及费用均相似,但使用相对方便,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卵巢癌 宫颈癌 中性粒细胞缺乏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17.39.4.2016-920
分类号:
基金项目: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