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5001次   下载 3029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血管球瘤11例分析
黄勤1, 张玉, 季新荣, 彭金榜, 郑海红, 沈玲燕, 叶丽萍
台州医院消化内科
摘要:
目的分析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submucosalexcavation,ESE)治疗胃血管球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ESE治疗的胃血管球瘤患者11例。ESE手术步骤:(1)病变边缘电凝标记,多点黏膜下注射在病变下层组织;(2)沿标记点切开病变外缘黏膜,逐步分离并完整切除病变;(3)应用尼龙绳及止血钛夹闭合或缩小创面。手术标本行免疫组化进一步判定肿瘤性质。结果肿瘤直径12mm×15mm~28mm×35mm,平均18mm×26mm。术前诊断正确率45.5%(5/11),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均为胃血管球瘤。内镜下整体切除10例,1例全层切除发生穿孔,考虑部分病变与肌层粘连,内镜下剥离困难,故行中转腹腔镜手术。随访3~27个月,平均18个月,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ESE治疗血管球瘤是安全有效,同时可提供明确的病理结果。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胃血管球瘤 免疫组化 腹腔镜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17.40.3.2017-1509
分类号:
基金项目: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