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4205次   下载 2571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颅内动脉瘤破裂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郝以姝1, 杨宇宏, 张志珺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IAs)自然病程中发生破裂的可能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入组2008年1月至2016年3月就诊的IAs患者183例(动脉瘤227个),根据动脉瘤破裂与否将研究对象分为未破裂组和破裂组。未破裂组91例(动脉瘤111个);破裂组92例(动脉瘤116个)。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As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IAs破裂风险预测模型(PHASES评分)及生长风险预测模型(ELAPSS评分)比较两组评分差异,进一步采用ROC曲线评价PHASES评分对IAs破裂的预测价值,并获得最佳界值。结果破裂组年龄<50岁、女性、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未破裂组,而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未破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50岁、高血压、糖尿病、后交通和后循环动脉瘤、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组PHASES和ELAPSS评分均大于未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PHASES评分的ROC曲线显示,AUC0.66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最佳界值为4.5分。结论IAs是否发生破裂是患者、动脉瘤等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50岁、高血压、后交通和后循环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动脉瘤。临床上,可以采用ELAPSS评分模型和PHASES评分模型预测IAs生长和破裂风险,为后期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定量依据。
关键词: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18.40.15.2017-2463
分类号:
基金项目: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