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5152次   下载 3756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220例双胎早产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俞黎铭1, 胡文胜
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产科
摘要:
目的对220例双胎妊娠发生早产率、早产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住院分娩的双胎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早产组和足月组的年龄、产前肥胖、受孕方式、并发症发生率及绒毛膜性等,以及早产组不同孕周发生早产率及其原因。结果220例双胎妊娠产妇发生早产率为60.45%(133/220),其中在孕28~31+6周发生早产率为4.54%,在32~33+6周为10.91%,在34~36+6周为4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在不同孕周期间单绒双胎早产发生率分别为3.18%、6.82%、25.91%,明显高于双绒双胎(均P<0.05)。3组早产产妇早产原因,如胎膜早破、单绒毛膜性、宫内感染、宫颈功能不全、早产临产、急性脂肪肝、子痫前期、ICP、肝功能损害、前置胎盘及胎儿窘迫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早产组与足月组在高龄、产前肥胖、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并发症发生率及绒毛膜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年龄、产前肥胖、受孕方式、伴有并发症及单绒毛膜性是双胎早产的高危因素,不同孕周早产的主要原因不同。
关键词:  双胎妊娠 早产 原因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17.39.12.2017-587
分类号:
基金项目: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