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4510次   下载 2795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结直肠癌大鼠热创伤应激模型建立与评价
樊理华1, 李东丽, 何佳群, 武旖旎, 韩新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丽水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摘要:
目的建立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的结直肠癌大鼠热创伤应激模型,用于研究围术期手术应激对肿瘤生长及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癌症模型组和热创伤应激组3组,每组24只。癌症模型组和热创伤应激组用N-甲基-N-亚硝基脲(MNU)化学诱导法灌肠16周,建立MNU诱导的结直肠癌模型。16周后热创伤应激组大鼠分别以特制的阻热黄铜模板加热后进行热创伤刺激,并分别于热创伤刺激后0、6、12和24h各随机取6只大鼠取血和采集结直肠组织;正常对照组和癌症模型组也根据热创伤应激组处理时间各随机取6只大鼠取血和采集结直肠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IL-6、IL-10、皮质酮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结直肠组织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和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蛋白水平。结果热创伤应激组大鼠血清ACTH、IL-6、IL-10、皮质酮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和癌症模型组均升高,且热创伤应激组创伤应激后6、12、24h血清ACTH、IL-6、IL-10、皮质酮水平较应激后0h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热创伤应激组4个时间点CyclinD1和Mcl-1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0h和癌症模型组0h均升高,且热创伤应激组创伤应激后6、12、24hCyclinD1和Mcl-1蛋白表达水平较应激后0h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大鼠热创伤应激模型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等优点;热创伤应激可激活IL-6诱导结直肠癌大鼠肿瘤增殖,该模型可用于围术期手术创伤对肿瘤微环境影响的机制研究。
关键词: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19.41.3.2018-1172
分类号: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2015C37115);丽水市医学重点学科研究项目(2014zdxk06)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