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4357次   下载 2886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年生存分析
谭俊1, 周密, 邓勤智, 钱云松, 胡耀仁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肝病科
摘要: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影响术后患者2年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成功实施TIPS术治疗的患者137例,定期常规检测生化、血常规、血氨、凝血功能、B超或门脉CT血管造影(CTA),观察术后并发症和患者的生存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患者肝性脑病及影响术后2年生存的相关危险因素,根据ROC曲线确定预测因素的截断值,绘制生存分析曲线。结果随访2年,再次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6例(11.68%),出现肝性脑病42例(30.65%),死亡或行肝移植治疗24例(17.51%),发生急性胰腺炎、腹腔出血和肝性脊髓病各1例(0.73%)。术后6、12、18、24个月累积病死率分别为5.84%、10.22%、14.60%和17.51%。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前ALP水平、血钠水平、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术后患者过早进食高蛋白饮食、便秘、感染及门体静脉分流是TIPS术后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术后患者2年生存率与年龄、血肌酐、MELD评分和Child-Pugh评分相关(P<0.05或0.01)。经ROC曲线分析获得MELD评分截断值为15,术前MELD评分≥15分的患者全因病死率明显高于<15分的患者(P<0.01);术前随着Child-Pugh评分的上升,术后患者2年生存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术前加强评估,术后密切随访和监测并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19.40.11.2018-2131
分类号:
基金项目:宁波市省市共建医学重点学科项目(2016-S04);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9KY177);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A610259);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华美研究基金(2017HMKY07)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