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4522次   下载 2953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小肾癌患者不同体位干预方法的效果研究
邵海燕1, 李淑燕, 许瑛, 吴晓艳, 张大宏, 杨运北
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摘要: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小肾癌患者不同的体位干预方法。方法将60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小肾癌(肿瘤直径≤4cm)患者按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舒适低半卧位,1次/4h轴线翻身后腰部垫翻身枕维持10~20min,正常屈膝屈髋的体位干预方法,卧床3d后下床活动。对照组采用传统卧床方法3d。采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及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估患者卧位舒适度,观察有无重度腰背部疼痛、出血、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d的平均舒适度达到中高度舒适,平均GCQ评分(87.5±10.1)分,无重度腰背部疼痛、无出血、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并发症发生;患者体位感觉舒适,情绪稳定。对照组患者术后3d的平均体位舒适度为中低度舒适,平均GCQ评分(60.4±12.9)分;出现重度腰背部疼痛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各1例,II期压疮4例,无出血、肺部感染发生。患者感觉卧位不适,情绪较烦躁。两组患者术后卧位舒适度GCQ评分比较、术后腰背部疼痛及压疮发生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在需要外科干预的出血、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上未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后小肾癌患者给予舒适体位干预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未增加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体位干预 舒适卧位 并发症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18.40.10.2018-427
分类号:
基金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6KYA024)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