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4590次   下载 3088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儿童结节性硬化症临床特征和药物治疗
柯海艳1, 祝雪芬, 刘占利, 黄先玫, 蒋春明, 冯梅, 张艺, 杜建民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结节性硬化症(TSC)的临床特征和药物干预效果,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02例结节性硬化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药物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2例患儿中男59例,女43例,发病年龄中位数为15个月,初诊年龄中位数为32个月。其中35例有结节性硬化症家族史,15例有癫痫家族史;72例患儿进行了基因检测,27例为TSC1基因突变,45例为TSC2基因突变。所有患儿均有头颅CT/MRI特异性改变,皮层结节和室管膜下结节多见,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罕见。102例患儿中64例(62.7%)伴有癫痫发作,21例(20.6%)监测到亚临床放电。64例合并癫痫患者最常服用的4种抗癫痫药物依次为:奥卡西平、托吡酯、丙戊酸钠、氨己烯酸。其中26例给予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38例添加雷帕霉素治疗,常规治疗组8例有效,18例无效;加用雷帕霉素组28例有效,10例无效。结论儿童结节性硬化症临床表现多样,尽早识别TSC临床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新型抗癫痫药物和雷帕霉素可显著降低患者癫痫的发生率。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儿童 临床特征 癫痫 治疗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18.40.10.2018-690
分类号:
基金项目: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