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3859次   下载 2299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呼气末正压和Trendelenburg体位对全麻患者锁骨下静脉/胸膜间距的影响
胡慈贤1, 严柯, 黄欣, 李磊, 徐俏, 蒋婧妍, 俞盛辉
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麻醉科
摘要:
目的观察呼气末正压(PEEP)和Trendelenburg体位(头低20°)对机械通气患者锁骨下静脉(SCV)横截面积(CSA)及锁骨下静脉/胸膜间距(Dscv-pleura)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至12月于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行择期手术患者50例。气管插管后5min,患者先后于PEEP0cmH2O(N组)、Trendelenburg体位(T组)、PEEP10cmH2O(P组)和Trendelenburg体位联合PEEP10cmH2O(C组)的方案下接受SCV超声检查,每次更换方案3min后在固定位置获取SCV超声图像。记录锁骨下静脉CSA和Dscv-pleura。定义CSA和Dscv-pleura改变>15%为有临床意义。结果不同方案患者锁骨下静脉C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01,P<0.01)。T组和C组患者CSA显著大于N组(t=3.52、7.84,均P<0.01),增加幅度分别为9.7%和28.3%。C组患者CSA显著大于T组和P组(t=4.58、1.59,均P<0.01),增加幅度分别为16.8%和22.9%。不同方案患者锁骨下静脉与胸膜间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05,P<0.05)。C组患者Dscv-pleura小于N组(t=3.194,P<0.05),减少幅度为12.3%。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EEP和Trendelenburg体位单独应用对锁骨下静脉CSA无显著影响,两者联合应用使CSA增加28.3%;PEEP和Trendelenburg体位单独或联合应用均不影响Dscv-pleura。
关键词: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0.42.19.2019-1364
分类号:
基金项目: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