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4436次   下载 3093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ARDS柏林标准发表近7年研究现状及展望
蒋国平1, 田昕, 余建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急救医学研究所)EICU
摘要: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柏林定义解决了美国-欧洲共识会议定义的局限性,但相关的发病机制、病因和X线胸片诊断标准的含糊性导致其可靠性较低,以致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有缺陷。至今没有针对潜在病理学的药物干预措施如使用阿司匹林、茁2受体激动剂、他汀类、角化细胞生长因子、镇静肌松剂等治疗被证明具有可靠效果,目前仍然以支持性肺保护性机械通气为主。最近的ARDS机械通气指南提供了可以改善预后的6种循证推荐干预措施,包括低潮气量和吸气压力通气、俯卧位、高频振荡通气、高或低呼气末正压、肺复张策略和体外膜肺氧合。
关键词: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0.42.8.2019-1600
分类号:
基金项目: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