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4626次   下载 2348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齿状核平均峰度值在帕金森病运动障碍分型中的价值
庞坚信1, 张忠伟, 黄沛钰, 季文斌, 王冬女
浙江省台州医院放射科
摘要:
目的探讨齿状核平均峰度(MK)值在帕金森病(PD)运动障碍分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PD患者76例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39例(HC组),对PD患者进行统一PD评估量表评分,根据评分将PD患者分为震颤为主型(TD组)29例、姿势不稳步态障碍为主型(PIGD组)37例和不确定型10例。所有受试者均行结构磁共振成像检查和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检查,在MK参数图上记录3组齿状核MK值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D患者齿状核MK值与震颤评分和姿势不稳步态障碍评分的相关性。结果TD组齿状核MK值较PIGD组和HC组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IGD组与HC组齿状核MK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齿状核MK值与震颤评分呈正相关(r=0.407,P<0.05),与姿势不稳步态障碍评分无相关性(r=-0.061,P>0.05)。结论齿状核MK值有助于PD运动障碍分型,并可评估震颤严重程度。
关键词: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0.42.5.2019-2869
分类号: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71820)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