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2126次   下载 1325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咽喉反流与小儿喘息性疾病关系的初步研究
谭杰1, 覃敏, 庞夏玲, 张晓菲, 冯燕华, 杨晓祥, 黄丽莲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科
摘要:
目的探讨咽喉反流(LPR)与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住院和门诊的喘息性疾病患儿60例(观察组)及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对照组),采用美国Dx-pH检测系统进行检查。记录两组站立及卧位时Ryan指数、LPR发生率。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在观察组抽取LPR患儿5例(A亚组)予以多潘立酮治疗;5例(B亚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5例(C亚组)予以常规治疗,2个月后评估3个亚组喘息性疾病疗效。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站立时Ryan指数、LPR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卧位时Rya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喘息性疾病治疗有效率A亚组>B亚组>C亚组。结论LPR的发生与小儿喘息性疾病有密切相关性,以气道酸性反流较为常见,且多发生于站立位。对LPR患儿予以有效的抗LPR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LPR及喘息性疾病。
关键词: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19.41.24.2019-3077
分类号: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z2016090)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