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为NRDS的20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出生后使用PS时间的不同,分为≤3h组103例、>3h组101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血气指标[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OI)、治疗期间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3h组患儿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3h组(均P<0.05)。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及O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PS治疗后12、72h的PaCO2明显下降(均P<0.05),PaO2、OI明显增加(均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3h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3h组(均P<0.05),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率低于>3h组(均P<0.05);两组患儿颅内出血、肺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生后3h内)使用PS治疗能明显降低NRDS患儿的PDA发生率及高危患儿病死率,虽不能明显缩短高危低体重NRDS患儿的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但机械通气时间并不延长。 |
关键词: |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0.42.12.2019-3124 |
分类号: |
基金项目: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GF18H160038) |
|
|
|
Abstract: |
|
Key wor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