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细胞学液基细胞切片和同例切片剩余标本分别提取核酸进行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简称BRAFV600E检测)比对,探讨使用剩余标本进行检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甲状腺乳头状癌细针穿刺标本101例,分2组,均收取其细胞学液基细胞切片及液基细胞学制片剩余标本、对应术后常规肿瘤组织样本:第一组82例,细胞学镜下均找到乳头状癌细胞(常规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第二组19例,细胞学结果为可疑滤泡性肿瘤;方法一:直接在细胞学液基细胞切片上刮取足够肿瘤细胞提取核酸进行BRAFV600E检测;方法二:先通过细胞学液基细胞切片进行肿瘤细胞质控评估,再用制作同例细胞学制片的剩余标本提取核酸进行BRAFV600E检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与对应术后常规肿瘤组织标本检测结果作对比。结果方法一和方法二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V600E突变率分别为75.6%和73.2%,两种方法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一和方法二检测细胞学结果为可疑滤泡性肿瘤中BRAFV600E突变率分别为5.26%和5.26%,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方法一与对应术后常规肿瘤组织标本检测BRAFV600E结果的符合率为100.00%,方法二与对应术后常规肿瘤组织标本检测BRAFV600E结果的符合率为98.02%,两种方法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方法一与方法二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但方法二既能满足做分子检测前质控,又能避免破坏液基细胞切片,指导临床后续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关键词: |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0.42.5.2019-313 |
分类号: |
基金项目: |
|
|
|
Abstract: |
|
Key wor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