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4507次   下载 2158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孕期血清学指标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研究
董琳娜1, 来丹
宁波市奉化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摘要:
目的探讨孕期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和平均血小板体积等血清学指标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进行体检并建档的孕妇根据孕期是否发生子痫前期分为正常组和子痫前期组。比较两组孕妇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和平均血小板体积等血清学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因素预测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1000例孕妇,其中38例在研究过程中失联,其余孕妇中46例诊断为子痫前期,发病率为4.78%(46/962)。子痫前期组有子痫前期家族史的比例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平均血小板体积、甘油三酯(TG)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高于正常组,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均血小板体积、TG和hs-CRP是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OR=1.567、3.039和5.466,均P<0.01),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是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保护因素(OR=0.000和0.764,均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维生素A、维生素E、平均血小板体积、TG、hs-CRP预测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最佳截点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78、0.713、0.728、0.674和0.714,其中维生素A的AUC高于其他指标(P<0.05),此时最佳截点为≤0.47,灵敏度为0.845、特异度为0.595。结论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平均血小板体积、TG和hs-CRP可有效预测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0.42.5.2019-3937
分类号:
基金项目: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W2016CWZJ01)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