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3338次   下载 1953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两种序贯治疗方法在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拔管后的疗效比较
郭俊1, 漆红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重症医学科
摘要:
目的观察并比较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PPV)序贯治疗在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拔管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80例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并行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停止有创机械通气拔除气管导管后使用HFNC的研究组和NPPV的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2、6、24h的PaO2、PaCO2、pH值、乳酸值、氧合指数、心率以及呼吸频率;超声检查测定入院时及拔管后48h的心尖四腔心切面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主动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AVTI);记录治疗结束时终点事件/合并症(谵妄、腹胀、再插管、拔管后ICU停留时间)的发生情况。结果拔管后2、6、24h,两组患者PaO2、PaCO2、pH值和乳酸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拔管后48h,研究组LVEDVI、LVEF、AVTI数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谵妄与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拔管后I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再插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停止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后给予HFNC与NPPV相比,呼吸状况和心功能改善明显,谵妄和腹胀发生率降低,拔管后ICU停留时间明显减少。
关键词: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1.43.14.2020-1390
分类号:
基金项目: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