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3405次   下载 2286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未破裂复杂动脉瘤单中心短中期疗效分析
郑超波1, 陈林辉, 吴炯, 周育苗, 高宇海, 龚杰, 陈亮, 万曙
浙江医院神经介入科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FDs)治疗颅内未破裂复杂动脉瘤短中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2018年6月至2020年11月浙江医院神经介入科使用FDs治疗颅内未破裂复杂动脉瘤住院患者,并记录及分析其临床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影像结果及随访结果。使用Kamran分级评价动脉瘤栓塞即刻效果及载瘤动脉情况。术后随访采用Raymond栓塞分级评价栓塞效果;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预后。结果共纳入28例患者(34个动脉瘤),其中1例植入Pipeline支架失败后即刻改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完成治疗,23例患者(28个动脉瘤)共植入23枚Pipeline支架,其中2例为常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后再次复发后植入FDs,4例(5个动脉瘤)共植入4枚Tubridge支架。单纯植入FDs20例,弹簧圈辅助7例,在血流动力学软件指导FDs植入10例。栓塞后即刻行造影检查,动脉瘤Kamran分级3a级6个,2a级9个,1a级18个;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急性支架内血栓、动脉瘤急性及亚急性破裂等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术后麻醉苏醒后出现缺血症状(为右侧颈内动脉岩骨段动脉瘤),经过药物治疗后症状改善;出院时神经功能良好(mRS为0~1分)27例。术后随访24例,随访时间3~18(6.13±3.89)个月,末次随访mRS0~1分者24例,造影复查的24例患者共28个动脉瘤,完全闭塞19个(RaymondI级),瘤颈残余6个(RaymondII级),瘤体残余3个(RaymondIII级),包括1例左侧椎动脉V4段夹层动脉瘤经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后动脉瘤复发后行Pipeline支架治疗的患者;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动脉瘤破裂或脑实质出血,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论FDs治疗颅内未破裂复杂动脉瘤安全、有效,但是其长期的效果需进一步随访和大样本的研究。
关键词: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1.43.2.2020-3722
分类号:
基金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重大科技计划项目(WKJ-ZJ-2014);浙江省医疗卫生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2019KY267)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