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4274次   下载 2359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网络的研究
蒋弘阳, 丁忠祥, 张寒
作者单位
蒋弘阳  
丁忠祥  
张寒  
摘要:
目的研究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患儿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网络的改变,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价。方法收集浙江省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就诊的6~9岁患儿30例,根据身高增长速度、Tanner分级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分为ICPP组18例与正常对照组12例,采用局部一致性(ReHo)与基于种子点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两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两组间静息态功能连接网络有明显差异:ICPP组双侧内侧前额叶皮层及前扣带回(像素=143,t=-4.84)的ReHo值降低(AlphaSim校正,P<0.05);双侧前额叶及前扣带回(右:像素=663,t=4.46;左:像素=653,t=5.17)、双侧楔前叶及后扣带回(像素=971;右:t=4.75;左:t=4.81)、右侧顶叶(像素=151,t=3.85)与下丘脑之间静息态功能连接值增强(AlphaSim校正,P<0.05)。结论ICPP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网络改变更近似于成年人(或正常青春后期)的表现,表现为渐进性的长程功能连接增强与ReHo减低。下丘脑内侧部是定义青春期下丘脑网络中的重要区域,青春前期下丘脑网络的激活对于特发性性早熟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标志意义。
关键词: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1.43.2.2020-435
分类号:
基金项目: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