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3733次   下载 735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基于生物信息学挖掘结肠癌预后相关生物标志物
付聪1, 薛向磊, 黄中强, 柳鑫, 张锋
武汉市中医医院综合药学部
摘要: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挖掘结肠癌预后相关生物标志物。方法利用基因表达汇编数据库下载结肠癌芯片数据集GSE25070和GSE115313,获取结肠癌组织样本43例、正常结肠组织样本44例,筛选出两个芯片数据集的共同差异基因。构建共同差异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采用基因本体论、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功能和通路。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获取结肠癌组织样本454例,利用R软件对共同差异基因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作整体分析,筛选出可能的结肠癌预后相关生物标志物。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各个基因高、低表达组患者生存率,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以验证结肠癌预后相关生物标志物。结果筛选得到共同差异基因19个,包括表达上调基因2个、表达下调基因17个;主要存在于肾素分泌和胰腺分泌通路;涉及的生物过程有蛋白质三聚体,细胞成分有细胞外泌体、质膜的整合成分和膜的锚定成分等,分子功能有细胞内钙激活氯离子通道活性、氯离子通道活性。CLCA1、ITLN1和PARM1是结肠癌预后相关生物标志物。结论CLCA1、ITLN1和PARM1是结肠癌预后相关生物标志物。
关键词: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3.45.6.2021-1016
分类号:
基金项目:武汉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培养工程(59)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