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3359次   下载 2052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逆行胰胆管造影对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诊断为胆总管可疑小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
肖宁波1, 梁金荣, 董金良, 何晓军, 王秋景, 张伟忠, 张国强
舟山医院肝胆外科,舟山新区领军型肝脏疾病综合创新团队
摘要:
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诊断为胆总管可疑小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舟山医院肝胆外科2012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23例MRCP提示胆总管可疑小结石患者,根据就诊时肝功能是否正常分为肝功能正常组62例和肝功能异常组61例,肝功能正常组中行ERCP25例;肝功能异常组入院后即根据病情给予抗感染、护肝治疗,经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者30例,其中行ERCP23例,肝功能始终异常者31例,均行ERCP。将最终行ERCP的79例患者根据结果分为阳性结石组24例和阴性结石组5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体温、入院时及治疗后的肝功能、WBC、CRP、血脂、ERCP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差异;44例患者未行ERCP者,在门诊随访半年至1年。结果入院时肝功能正常及经过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者行ERCP取出阴性结石者比例为81.25%(39/48),阳性结石者比例为18.75%(9/48);经过治疗后肝功能仍异常者行ERCP取出阴性结石者比例为51.61%(16/31),阳性结石者比例为48.39%(15/31)。阴性结石者的ERCP术中操作时间更长,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更高(均P<0.05)。结论对于肝功能正常的MRCP提示胆总管可疑小结石患者不建议常规行ERCP,而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谨慎选择ERCP。
关键词: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1.43.11.2021-330
分类号:
基金项目:舟山市科技局项目(2018C11042)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