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目的探讨自闭症模型小鼠神经递质水平病理性改变的机制。方法取健康成年雌鼠12只和雄鼠6只合笼,受孕后将雌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母代)和对照组(母代),其中模型组(母代)于受孕10、12d腹腔注射丙戊酸钠(VPA)注射液(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配置,浓度为250mg/ml)1.2ml/kg,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模型组小鼠(子代)出生4d后进行母子分离24h后送回同笼,建立自闭症小鼠模型。建模8周后,取模型组(子代)、对照组(子代)各12只,其中各取3只采用理毛实验、水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观察其行为学改变;各取3只采用高尔基染色法观察海马锥体神经元结构;各取3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皮层γ-氨基丁酸(GABA)、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水平;各取3只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脑组织Arc、EGR2和S-100a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小鼠(子代)比较,模型组小鼠(子代)理毛次数明显增多(P<0.05),第2、3、4、5天潜伏时间均明显延长(均P<0.05),总运动距离明显缩短(P<0.05),穿越格子次数、后肢站立次数均明显减少(均P<0.05);锥体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5);脑皮层GABA、5-HT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而多巴胺水平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Arc、EGR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而S-100a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自闭症模型小鼠存在行为学异常和神经递质水平改变,可能与Arc、EGR2蛋白表达上调、S-100a9蛋白表达下调的机制有关。 |
关键词: |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2.44.4.2021-3798 |
分类号: |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2018C37106) |
|
|
|
Abstract: |
|
Key wor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