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3408次   下载 2060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内脏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蒋斌浩1, 林琦, 黄航, 陈伟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摘要:
目的探讨内脏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VM)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确诊为mCRPC-VM的患者33例,均完善前列腺易感基因二代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mCRPC-VM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并与SU2C-PCF数据库的444例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基因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33例mCRPC-VM患者突变频率从高到低的基因分别为TP53(45.45%)、AR(42.42%)、NCOR2(15.15%)、PTEN(15.15%)、FOXA1(15.15%)、PIK3CA(15.15%)、RB1(15.15%)。3例(9.09%)患者携带胚系突变,均发生于DNA损伤修复通路基因。肝转移患者AR、FOXA1突变频率均高于非肝转移患者(均P<0.05)。TP53、NCOR2、PTEN、FOXA1、PIK3CA突变类型占比最高均为错义突变,AR突变类型占比最高为基因扩增,RB1突变类型占比最高为移码突变。基因缺失突变主要发生在肺转移患者(71.43%),扩增突变主要发生在肝转移患者(66.67%)。与SU2C-PCF数据库比较,本院患者PTEN突变频率明显较低(P<0.05);而AR、TP53、NCOR2、FOXA1、PIK3CA、RB1等基因突变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CRPC-VM患者的高频率突变基因为TP53、AR,高频率突变基因的类型以错义突变为主。
关键词: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1.43.12.2021-427
分类号: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20H160013);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9KY456);温州市基础性科研项目(Y20190571);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项目(320.6750.2020-14-6)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