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3431次   下载 2025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肺浸润性腺癌不同病理分类的临床及CT特征比较
王敏可1, 杨海, 张敏鸽, 季文斌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放射科
摘要:
目的探讨肺浸润性腺癌(IAC)不同病理分类的临床及CT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IAC的患者137例(共137个病灶),按照2015年病理新分类及预后标准分为低分化[实性为主伴有黏液产物(SPA)+微乳头状为主(MPA)]61例,中高分化[贴壁样为主(LPA)+腺泡状为主(APA)+乳头状为主(PPA)]7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CT特征。结果低分化与中高分化患者在吸烟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状态、TMN分期、病灶长径、病灶边缘、病灶性质、平扫CT值、动脉期CT值、静脉期CT值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血管改变、病灶形态、肺瘤界面、胸膜凹陷征、动脉期CT增幅、静脉期CT增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低分化与中高分化的病理分类诊断,效能从高到低分别为病灶性质、静脉期CT值、平扫CT值、动脉期CT值、病灶长径、病灶边缘,其AUC分别为0.851、0.836、0.829、0.780、0.683、0.592。结论病灶较大、边缘呈毛刺或分叶者提示MPA或SPA的可能性较大;而较小的或混杂磨玻璃结节、病灶边缘光滑者提示LPA、APA、PPA的可能性较大,术后预后较好。
关键词: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1.43.12.2021-51
分类号:
基金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20RC146)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