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3397次   下载 2056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12-羟基二十碳四烯酸浓度变化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陈林坤1, 段玉萍, 洪茂, 袁想妹, 厉倩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淞医院检验科
摘要:
目的观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12-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2-HETE)浓度变化及对绒毛膜外滋养细胞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12-HETE参与在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淞医院子痫前期患者临床症状出现前26例和出现后23例,以及与之孕周、年龄及BMI相匹配的正常孕妇26例及正常未孕妇女14例血清样本,利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检测各组血清12-HETE浓度;建立人血管内皮细胞的单培养及其与胎盘滋养细胞HTR-8/Snveo的共培养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12-HETE处理组、共培养对照组、共培养12-HETE处理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情况,计算凋亡率。结果12-HETE的保留时间为3.33min,母离子碎片为319.33m/z,离子碎片为179.22m/z,在20~2000pg/ml的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2=0.99,能够满足样本检测需求。子痫前期患者临床症状出现前、后12-HETE浓度均高于正常孕妇组和正常未孕妇女组(均P<0.01)。血管内皮细胞单培养中,12-HETE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共培养对照组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共培养12-HETE处理组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低于共培养对照组(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临床症状出现前后外周血中12-HETE浓度均显著升高,其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1.43.14.2021-831
分类号:
基金项目:上海市宝山区科委科技创新专项(18-E-6)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