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2734次   下载 1581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18F-FDGPET/CT代谢参数与局部进展期宫颈癌疾病进展的关系
宋金龄1, 嵇建峰, 庞伟强, 易贺庆, 郭广义, 李林法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
摘要:
目的探讨18F标记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代谢参数与局部进展期宫颈癌(LACC)同步放化疗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纳入267例在治疗前行18F-FDGPET/CT显像的LACC患者,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测量/计算宫颈癌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峰值标准摄取值(SUVpeak)、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绘制ROC曲线,分析这些代谢参数与疾病进展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各项可能的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6.52(24.52,41.11)个月,随访期间80例(30.0%)患者出现病情进展。单因素分析显示,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原发灶MTV和TLG与疾病进展显著相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ⅢA~Ⅳ期(HR=1.71,95%CI:1.04~2.81,P<0.05)和MTV≥29.39(HR=1.99,95%CI:1.28~3.11,P<0.01)是LACC疾病进展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18F-FDGPET/CT代谢参数与同步放化疗后LACC患者疾病进展相关,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可有望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
关键词: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2.44.17.2022-939
分类号:
基金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重大科技计划项目(WKJ-ZJ-1814);浙江省基础公益计划项目(LGF22H180013);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19RC022)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