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1733次   下载 916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HPV相关非破坏性生长的子宫颈腺癌锥切术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戈文舜1, 蔡红光, 耿文, 李美平
绍兴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
摘要:
目的评估HPV相关的非破坏性生长的子宫颈腺癌行宫颈锥切术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绍兴市妇幼保健院行宫颈锥切、后续行子宫切除术或定期随访的非破坏性生长的62例子宫颈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有病变残留分为病变残留组(13例)和无残留组(49例),分析并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62例患者年龄25~68(44.9±9.2)岁,其中原位腺癌(AIS)38例,SilvaA型腺癌24例;所有患者均为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ⅠA期,随访期无病变复发或转移。AIS和SilvaA型腺癌在病变范围及象限分布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锥切后病变残留与年龄(>45岁)、锥切断缘阳性、病灶多象限分布、锥切后颈管搔刮阳性等因素有关(均P<0.05)。结论HPV相关的AIS和SilvaA型腺癌可能处于非破坏性生长的子宫颈腺癌的不同病变阶段且预后良好。锥切后病变残留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45岁)、宫颈锥切断缘阳性、病灶多象限分布、锥切后颈管搔刮阳性。无生育要求者建议全子宫切除,但不伴相关影响因素的患者,可制定个体化方案,避免过度治疗。
关键词: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4.46.4.2023-1924
分类号:
基金项目: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