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2800次   下载 1502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单核细胞和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对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柳佳1, 张李涛, 田和平, 郁龚杰, 王健超, 沈建国, 周海航
嘉兴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摘要: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和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对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嘉兴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aSAH患者87例。患者均经头颅CT及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aSAH并作相应干预,发病24h内留取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和生化检测,出院后3个月随访时采用改良Rankin评分评估预后。比较预后不良患者与预后良好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MHR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预后不良患者24例,预后良好患者63例。预后不良患者与预后良好患者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既往史、治疗方式、CRP、淋巴细胞计数、TG、TC、白蛋白、肌酐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年龄、病情Hunt-Hess分级、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血糖、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HDL及M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糖升高、低GCS评分、MHR升高均是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HR预测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21,灵敏度为0.625,特异度为0.952,最佳截断值为0.507。结论MHR对aSAH患者预后有较好预测效能,其升高是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4.46.15.2023-2730
分类号:
基金项目:嘉兴市公益性研究计划项目(2022AD30009)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