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 目的探讨基于瘤内与瘤周的超声影像组学模型对乳腺癌淋巴血管浸润(LVI)状态的术前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4月至2024年3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553例,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387例和验证集166例。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均按照LVI状态分为LVI阴性组和LVI阳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病理资料。采集超声图像,选取二维超声图像上病灶最大层面勾画感兴趣区,同时自动适形向外扩展5mm,分别提取瘤内、瘤周和瘤内+瘤周区域的超声影像组学特征。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和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回归进行超声影像组学特征筛选。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分别构建瘤内、瘤周和瘤内+瘤周超声影像组学模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临床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模型,结合超声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ROC曲线分析评估模型对乳腺癌LVI状态的术前预测效能,并计算AUC、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在临床特征中,月经状态、后方回声和淋巴结状态是预测LVI状态的危险因素。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瘤内+瘤周超声影像组学模型均表现出最高的预测效能,AUC分别为0.875、0.823。进一步结合临床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01、0.836、0.858、0.850,在验证集中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847、0.776、0.843、0.819。结论瘤内和瘤周超声影像组学特征对乳腺癌LVI状态有较高的术前预测效能,联合临床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进一步提升诊断效能。 | 
			
	         
				| 关键词: | 
			 
                |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4.46.16.2024-1014 | 
            
                | 分类号: | 
			 
             
                | 基金项目: | 
          |  | 
           
                |  | 
           
			
                |  | 
           
		   
             
                | Abstract: | 
			
                |  | 
	       
                | Key wor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