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809次   下载 335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多模态超声联合血清标志物对 早期子宫内膜样癌肌层浸润深度 的诊断效能分析
张昌红1, 叶玲红, 黄岩花
丽水市中心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超声医学科
摘要:
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联合血清标志物对早期子宫内膜样癌(EEC)肌层浸润深度的诊断效能。 方法 回顾性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早期 EEC 患者 90 例,根据组织病理学诊 断的肌层浸润深度将患者分为<1/2 肌层浸润组(浅或无肌层浸润)49 例,≥1/2 肌层浸润组(深肌层浸润)41 例。患者均行多项 超声检查和血清标志物检查。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A)、超声造影(CEUS)及多 模态超声(联合应用 TVCDS、3D-PDA 及 CEUS)诊断 EEC 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率;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 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19-9(CA19-9)、糖类抗原 125(CA125)、糖类抗原 72-4(CA72-4)、人附睾蛋白 4(HE4)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超声定量参数子宫内膜容积(EV)、血流指数(FI)以及血管形成指数(VI)和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血流阻力指数 (RI)、脉搏指数(PI)、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分析多模态超声联合血清标志物对早期 EEC 肌层浸润深度的 诊断效能。 结果 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TVCDS、3D-PDA、CEUS 及多模态超声诊断 EEC 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率分 别为 64.4%、70.0%、78.9%、82.2%。两组患者血清 AFP、CEA、CA72-4 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1/2 肌层浸润组患者血清 CA19-9、CA125、HE4 表达水平高于<1/2 肌层浸润组(均 P<0.05)。≥1/2 肌层浸润组患者 EV、FI、 VI、VFI、峰值强度均大于<1/2 肌层浸润组(均 P<0.05),而 PI、RI、RT、TTP 均小于<1/2 肌层浸润组(均 P<0.05)。ROC 曲线 分析显示,多模态超声、血清 CA19-9、CA125、HE4 及联合应用诊断 EEC 肌层浸润深度的 AUC 分别为 0.821、0.656、0.808、 0.745、0.932;灵敏度分别为 0.805、0.561、0.805、0.756、0.854;特异度分别为 0.837、0.796、0.714、0.694、0.980;血清 CA19- 9、CA125、HE4 诊断 EEC 肌层浸润深度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 21.700、18.300、64.500,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较高。 结论 多 模态超声较单一超声诊断早期EEC肌层浸润深度有较高准确性,且联合应用血清标志物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多项超声检查定量分 析对EEC肌层浸润深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为临床术前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5.47.1.2024-1654
分类号:
基金项目: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GF20H180018)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