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264次   下载 90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急性创伤性脑损伤后进展性 出血性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 模型的构建
杨英豪 梁径山 刘长涛 肖遥 孙成智 陈军1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神经外科
摘要:
目的 构建急性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模型。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 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285例急性TBI后发生PHI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神经功 能预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TBI 后PHI 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基于这些因素构建预后模型,并 采用ROC曲线分析该模型对患者出院后6个月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 结果 根据出院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为 预后良好组171 例和预后不良组114 例,两组患者年龄、入院时收缩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糖、血钙、凝血酶原时间、D- 二聚体、血红蛋白、首次 CT 血肿体积、再次 CT 血肿体积、长骨骨折比例、手术治疗比例、住院时间以及 TBI 类型为脑挫裂伤、弥漫 轴索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比例和血肿部位在额叶、脑室比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年龄(OR=0.95)、 GCS(OR=1.26)、D-二聚体(OR=0.99)、蛛网膜下腔出血(OR=0.31)、首次 CT 血肿体积(OR=0.84)、长骨骨折(OR=0.34)、手术治 疗(OR=0.36)、住院时间(OR=0.96)均是 TBI 后 PHI 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 P<0.05);基于上述 8 个独立影响因素 构建的TBI后PHI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模型预测患者出院后6个月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01、 0.834、0.854、0.811。 结论 基于患者年龄、入院时 GCS、D-二聚体、TBI 类型、首次 CT 血肿体积、长骨骨折情况、手术治疗情况、 住院时间等因素构建的TBI后PHI神经功能预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关键词: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5.47.11.2024-1835
分类号:
基金项目: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