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对轴性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术后囊袋-人工晶状体(IOL)复合体演变的影
响。 方法 前瞻性选取 2023 年 7 月至 2024 年 12 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接受白内障手术的轴性高度近视
(眼轴>26 mm)患者 31 例 44 眼。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选择手术方式,其中飞秒激光辅助组 17 例 24 眼,传统超声乳化组 14 例 20
眼。分别于术后 1 d、1 周、1 个月和 3 个月进行随访,所有患者接受常规眼科检查后散瞳至直径 6.5 mm 以上再行扫频光学相关断
层扫描仪扫描,所得图片用于分析囊袋-IOL复合体相关参数,包括前囊口直径、囊袋弯曲指数(CBI)、术后前房深度(PAD)及水平
位和垂直位 IOL 倾斜度及偏心量变化情况[采用倾斜度均方根(TRMS)和偏心量均方根(DERMS)来体现 IOL 的倾斜度和偏心量的变
化]。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前囊口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前囊口直径均低
于术后1 周(均P<0.05),术后1个月趋于稳定。飞秒激光辅助组患者术后1个月CBI高于传统超声乳化组(P<0.05)。两组患者
术后3个月内CBI均呈上升趋势,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PAD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飞秒激光辅助组患者术后 1 周 PAD 小于术后 1 d(P<0.05),术后 1 周趋于稳定,传统超声
乳化组患者术后 1 个月内 PAD 变化明显(均 P<0.05),术后 1 个月后趋于稳定。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水平位和垂直位 TRMS和
DERM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轴性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飞秒激光白内障术后早期囊袋弯曲形成速度普
遍快于传统超声乳化组。相较于传统超声乳化组,飞秒激光辅助组 IOL 轴向运动稳定时间提早,而术后 IOL 倾斜度和偏心量无明
显优势。 |
关键词: |
DOI: |
分类号: |
基金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面上项目(2021KY217);温州市科技局基础性公益科研项目(2024Y1221) |
|
|
|
Abstract: |
|
Key wor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