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30次   下载 18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雷公藤红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恶性生物学表型的影响及 作用机制研究
赖河青 袁艳芽 丁官琼 周丽芬1
浙江医院三墩院区口腔科
摘要:
目的 探讨雷公藤红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表型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 取OSCC SCC-25细胞作为模型,采用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红素(低浓度100 mg/L、中浓度200 mg/L、高浓度400 mg/L)处理细胞,对 照组以0.1%二甲基亚砜处理;细胞处理72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增殖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采用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并用碘化丙啶染色法分析细胞周期分布;采用Transwell 及划痕实验评价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采用 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微小核糖核酸-24-3p(miR-24-3p)、F-box/WD重复域蛋白7(FBXW7)及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SREBP-1)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雷公藤红素干预后,各组SCC-25细胞增殖率、单克隆形成 数目、侵袭能力(穿膜细胞数)、迁移率均明显下降,凋亡率、G2/M期比例均明显上升,miR-24-3p、SREBP-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下调,FBXW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指标随雷公藤红素浓度升高呈剂量依赖性变化,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雷公藤红素或通过抑制miR-24-3p表达,激活FBXW7介导的SREBP-1泛素化降解,从而靶 向调控OSCC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及脂代谢重编程等多个恶性表型。
关键词:  
DOI:
分类号:
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24ZL228)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