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3775次   下载 2294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非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取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魏超1, 徐姣娜, 陈天文, 孟钰婷, 牛国忠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摘要:
目的探讨非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取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血管内取栓治疗的非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103例,根据术后有无出血转化分为出血组20例和未出血组83例。分析非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取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尿酸(U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显示UA预测非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取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AUC为0.724(95%CI:0.064~0.844),确定UA最佳截点值为372滋mol/L。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UA≥372滋mol/L是非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取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的的保护因素(OR=0.156,95%CI:0.050~0.486,P=0.001)。结论高水平UA可降低非静脉溶栓脑梗死取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的风险。
关键词: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0.42.22.2020-222
分类号:
基金项目: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