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388次   下载 142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结直肠癌失巢凋亡的分子机制 及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林希 王佳南 崔巍1
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结直肠外科
摘要:
失巢凋亡是一种重要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是防止肿瘤细胞转移的天然防御机制。肿瘤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来 逃避失巢凋亡,导致肿瘤转移。在结直肠癌中,失巢凋亡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过程、改变整合素表达模式、调控微小RNA等多 种机制影响肿瘤进展。已有研究基于部分失巢凋亡关键基因构建相关预后模型以评估肿瘤转移风险,并结合药物敏感性分析发 现不同风险群体对不同抗肿瘤药物呈现不同反应。本文就结直肠癌失巢凋亡的分子机制、相关预后模型及药物敏感性分析作一 综述,为未来结直肠癌的转移研究及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5.47.10.2024-2338
分类号:
基金项目:宁波市医学重点扶植学科(2022-F01)
Abstract:
Key words: